1941年12月8日

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讨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时局及中共的对策等。毛泽东发言指出:世界局势现在已明朗化了,日美战争爆发后已解除日苏战争的危险。过去蒋介石估计是三北政策,现在是三南政策了,对蒋不利。日军可能截断滇缅路,使蒋向南。日美战争爆发,对中苏两国有利之处有六点:第一,华北华中日军的“扫荡”势将逐渐减弱,即是说无大举增兵之可能了;第二,国民党对边区的进攻可能会减少;第三,给亲日亲德两派一致命打击,我们使国民党既不投降又不能“剿共”的可能性更大了;第四,中国民主政治的前途也更大了;第五,苏联可从东方抽调一部兵力向西;第六,欧洲有建立第二条战线之可能。将来战争欧洲会短些,东方会长些。日美战争前途,最初对日会有利,战争会延长,将要二三年后英、美准备好才能决战。英、美可能集中力量先打败德国,然后英、美力量均向东打败日本。今后我们对国民党的政策要一打一拉,有硬有软,使它既不能投降又不能“剿共”。



▲1936年12月,毛泽东就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。这是1936年的毛泽东。




1939年12月9日

毛泽东在中央大礼堂举行的延安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讲话。讲话指出:一二九运动的发生,轰动了全国。它配合着红军的北上抗日行动,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,使抗日运动成为全国的运动。所以,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,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,准备了抗战的人心,准备了抗战的干部。一二九运动发生在红军北上抗日到达了陕北之时。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帮助了一二九运动,同时,一二九运动也帮助了红军。这两件事的结合,就帮助了全民抗战的发动,帮助了中华民族,增进了全民族的利益。讲话还指出:一二九运动中共产党起了骨干的作用。没有共产党作骨干,一二九运动是不可能发生的。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,就是同青年学生、知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;同样,青年学生、知识分子也只有跟共产党在一起,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。知识分子不跟工人、农民结合,就不会有巨大的力量,是干不成大事业的;同样,在革命队伍里要是没有知识分子,那也是干不成大事业的。只有知识分子跟工人、农民正确地结合,才会有无攻不克、无坚不摧的力量。因此,知识分子要同共产党结合,要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,要同革命武装队伍结合,要同八路军新四军结合。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,事情就好办了。



▲1935年12月9日,中国共产党领导北平学生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,并迅速波及全国,形成抗日救国的新高潮。图为游行队伍。




1947年12月10日

朱德致信中共中央和毛泽东。信中介绍晋察冀部队在攻打石家庄等地的战役中,发动官兵边打仗边群策群力学习运动战、防御战、攻坚战战术,特别是支部开会,起了领导作用,夺得胜利的经验。信中还反映一些城市存在工人工资待遇过高的问题,认为这样会使公私工厂大部关门,工人失业,损害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,这实际上是一种“自杀”政策。一九四八年一月三十一日,毛泽东将此信批转给各中央局、野战军。批语指出:信中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。第一个问题,是用民主讨论方式,发动士兵群众,在作战前、作战中、作战后,讨论如何攻克敌阵,歼灭敌人,完成战斗任务。特别是在作战中,放手发动连队支部、班排小组,反复讨论如何攻克敌阵,收效极大。陕北将此种情形叫做军事民主,而将诉苦运动、三查三整,叫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。这些军队中的民主生活,有益无害,一切部队均应实行。第二个问题,是工厂中商店中工人、店员、职工的生活条件,不可过高。我党工商业政策的任务,是发展生产,繁荣经济,公私兼顾,劳资两利。决不可只看见眼前的片面的所谓劳动者福利,而忘记了工人阶级的远大利益。朱德的信收入《朱德选集》;毛泽东的批语收入《毛泽东文集》第五卷。


▲1943年12月,毛泽东和陈云、林伯渠参观陕甘宁边区第三届生产展览会。




1954年12月11日

毛泽东同缅甸总理吴努谈话。谈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指出:我们的方针是同你们友好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大发展,还要根据五项原则做些工作。我们应该采取些步骤使五项原则具体实现,不要使五项原则成为抽象的原则。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,是适合我国的情况的,我国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。五项原则也是适合你们国家的情况的,适合亚洲、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的。对我们来说,稳定比较好,不仅是国际上要稳定,而且国内也要稳定。我们希望你们国内和平。至于具体地如何取得国内和平,那要你们自己处理。共产党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,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,因为大多数国家都有共产党。因此各国都要自己处理自己的问题。每一国都有几种党。对于这几种党,我们不能表示反对哪些党,赞成哪些党。我们只能以每一国的政府为对象来解决问题。谈到革命问题时指出:一个国家靠外国的帮助,靠别国的党的帮助,而取得革命的胜利,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。东欧各国,是因为苏联军队同纳粹德国作战时占领了这些国家,不然的话,靠外国的帮助,靠外国输出革命,而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。我们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,革命不能输出。



▲1929年12月11日,百色起义举行。图为广西百色。



1938年12月12日

毛泽东在抗大干部晚会上作报告。报告指出:现在抗大有一万人,陕公有三千人,青训班有二千人,还有鲁迅艺术学院、马列学院、党校,共约两万人。我们办了许多学校,训练了许多干部,这个政策是对的。怎样才能使全盘的工作真正推动起来、开展起来,这就是要有干部。我们训练大批干部到前线去,领导游击队,领导军队,组织群众,发展统一战线,等等,这就是教育工作的意义。



▲1942年12月12日,《解放日报》发表《积极推行“南泥湾政策”》的社论。




1964年12月13日

毛泽东审改周恩来准备向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作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第四稿。在报告讲到“在我们面前,仍然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领域,还有很多不熟悉的事物”一句后,加写一段话,指出:人类的历史,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。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。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,阶级斗争不会完结。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,新与旧、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。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,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,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,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。因此,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,有所发现,有所发明,有所创造,有所前进。停止的论点,悲观的论点,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,都是错误的。

在报告讲到实行技术革命、采用新技术处,他又加写一段话,指出: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,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。我们必须打破常规,尽量采用先进技术,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,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。毛泽东加写的两段话分别收入《毛泽东文集》第八卷。



▲通道会议纪念地——恭城书院。1934年12月,毛泽东在通道参加中共中央负责人的紧急会议,讨论红军行动方向问题。




1986年12月14日

邓小平会见贝宁总统、贝宁人民革命党主席克雷库时,谈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和中国的发展目标指出: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,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什么。社会主义一定要体现出优越于资本主义。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一点,就要朝这个方向努力。努力的标志就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改善人民生活的速度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,更不是共产主义。我们长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。总起来看,这主要就是不完全懂社会主义。因此,我们提出的课题是: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。贫穷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。本世纪末中国会出现一个小康社会,虽然不富裕,但日子好过。那时国民生产总值可能达到一万亿美元,就是人均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。下个世纪,在一千美元的基础上翻两番,达到人均四千美元,还需要花三十年到五十年,设想那时的人口控制在十五亿,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六万亿美元。人均四千美元,只能说中国是个中等发达国家水平,但国家总体力量至少将位于世界前几名。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自己。要发展自己就要坚持对内搞活、对外开放政策,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行。我们要搞活经济,要开放,就必然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并进一步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。



▲1931年12月14日,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赵博生、董振堂、季振同、黄中岳率领下,于江西宁都起义,加入工农红军,编为红军第五军团。图为1937年毛泽东、王稼祥、萧劲光与宁都起义的参加者在延安合影。